“漕河泾秋叶原,真的来了!”二次元玩家“浅浅”在小红书上的预告帖引发数百条点赞热议。今天(8日),徐汇漕河泾酝酿已久的元宇宙游戏街区“元界Neo World”启幕,7米多高的《崩坏:星穹铁道》萨姆机甲和花海中的巨龙玻吕刻斯矗立路口,一条1.9公里长的“次元奇境”从游戏博物馆延伸至桂林公园。
装置周围,鑫耀·光环Live、越界锦和尚城两大商业体与多家游戏公司总部比邻而居,还有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上海无线电博物馆等。
1平方公里的街区内,顶级游戏IP、二次元文化与城市基础设施、商业空间、产业生态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绑定,探索虚拟内容如何“破壁”现实,也驱动城市空间价值重构与产业能级跃升。
本报记者 王宛艺摄
上海正打造“全球次元文化地标”,三大漫展(CCG/BW/CJ)首次联动。“一方面,我们放大游戏IP的支点撬动作用,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刷新玩家体验,促进区域消费;另一方面,城区空间和消费生态为游戏产业提供展示舞台、试验田、用户反馈和衍生品市场”徐汇区相关负责人说,徐汇正通过政策和服务催化了这一生态的繁荣。“我们同步打造服务中心和孵化器,期待初创团队能在这里获得产业链资源赋能。”
共振
游戏公司的“总部经济”效应,正外溢为可感知的城市地标。
“米哈游总部一楼的展厅固定时间对外开放。我们玩家会来米哈游总部‘朝圣’打卡,如同过年欢聚。”来现场打卡的浅浅告诉记者。
游戏公司总部本身,成为重要的线下流量入口和粉丝情感连接点。米哈游公共事务总监夏文婷介绍,尤其是暑期,去年月均接待超2000人。同时,公司也有寻找外部场地展示IP的需求。
本报记者 王宛艺摄
漕河泾本身,也面临常见的空间饱和、功能单一、活力不足等挑战。“从政府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三方诉求结合起来,一方面能更好地发挥IP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玩家需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建红说。
于是,“痛街”诞生。元界吉祥物“咻咻”——一只蓝灰小猫化身指路牌散布街区;桂林公园地铁站绿化带的游戏机框景和快闪盒子等待触发;苍梧路沿线神经元主题的城市家具将非机动车停车区和休憩区变成互动场景;田林路虹漕路公交站台与鹰角《明日方舟》联名,成为上海首个“痛站”,更有公交“痛车”穿梭街区……城市的每一处细节,被精心设计为充满叙事性和互动性的“游戏化场景”。金建红说,这超越了简单的“主题装饰”,将城市基础设施转化为可探索、可互动、有情感承载的“游戏界面”,空间的趣味性触发更多的停留价值和商业潜力。
结合上海之夏,元界的夏日嘉年华即将启动。番茄小说旗下爆款IP《十日终焉》快闪店是其中一环。项目负责人谢光鑫坦言,在“谷子经济”步入成熟期后,面临产品同质化加剧、部分消费者趋于理性。但与线下场景结合的“在地化”体验,可以触发新的兴奋点,激活消费。
“我们约请画师精心创作了以上海城市地标特色,如外滩、武康大楼、弄堂风情等为背景的‘上海限定图库’。”他说,还策划“徒步打卡”活动,引导参与者按图索骥寻找IP元素,将静态购物变为动态城市探索,积极“和场子本有的流量打配合”。
“这种复合型体验有效延长了顾客停留时间,提升了消费意愿。”上海鑫侨高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作为元界的核心商业载体,鑫耀·光环Live有10万平方米的体量,超越了传统商业综合体的单一购物功能,通过引入LIVERSE音宇宙艺术中心、久事运动馆等,打造满足多元需求的“目的地型”空间。
闭环
这个夏天,米哈游与潮玩星球等快闪店即将在街区开业,将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粘性。
其背后,腾讯、网易、米哈游、鹰角、莉莉丝等头部企业的持续深耕,为区域注入创新活力与优质内容。
为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闭环,徐汇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当日在新研大厦正式启用,并授牌首批五大专业孵化器(光之希望、核炬、鹰角开拓芯等)。通过政企协同,该体系提供从初创到壮大的“全周期陪跑”服务,打造创新创意集群:
前端展示体验:巨型装置、主题场景、嘉年华活动直接触达用户,放大IP影响力;中端孵化加速:服务中心与孵化器为核心,为中小团队提供“研发-测试-推广-融资”全链条支持,形成“孵化-加速-落地”闭环,显著降低创业成本;后端消费衍生:丰富的潮玩、谷子、主题餐饮等二次元消费生态,直接变现IP价值,拉动产业。
二次元经济已超越小众兴趣,成为撬动新消费、城市更新与文化自信的核心引擎。“上海二次元经济的成功源于政策支持、产业生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文化融合,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力。”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说,政策的顶层设计为二次元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全球资源的汇聚,同时“包容审慎”的监管逻辑,也为行业健康发展划定了边界。产业集群,有助于汇聚头部企业形成源头创新生态。高精度建模、云游戏引擎等技术的应用,元宇宙场景的落地街区,既体现了技术赋能,也是打破虚实边界、重塑城市空间价值的重要实践,更是构建了“内容-技术-消费”的良性循环。当在文化共振中精准捕捉和满足年轻消费力需求,成功将二次元从亚文化转化为经济动能。
未来若在IP原创力提升,脑机接口、全息投影等技术标准制定,国风IP全球化文化输出深化三方面持续突破,上海有望从“中国动漫之都”晋级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枢纽”。
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