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专家针对唐纳德·特朗普发出的警告,以及台湾高级官员的相关反应,揭示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台湾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尽管表面上这两个事件看似毫不相干,实际上却如同缠结在一起的麻花。美国试图通过关税这一工具对中国进行打压的同时,借此实现对台湾的控制与操控。然而,这一看似完美的策略却事与愿违,未能如愿以偿。最终,这一杠杆不仅没有对中国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而撬动了美国自身的根基,而台湾方面则因此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
特朗普此次的关税政策,实际上是其“美国优先”理念的进一步升级。2025年4月,他实施了所谓的“对等关税”,对台湾征收了高达32%的关税,理由甚至称台湾“抢走了美国的芯片生意”。然而,大家都清楚,台湾的半导体巨头台积电已在不久前宣布,将在美国投资1650亿美元建设新的芯片工厂,这一事实却与特朗普的关税决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一切都让人意识到,美国根本没有将台湾视为真正的盟友,而更像是将其视为刀板上的肉,随意宰割。更为讽刺的是,在过去的八年里,台湾在对美军购上的支出竟高达262.65亿美元,换来的却是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让台湾方面感到十分失望。
展开剩余69%美国对台湾的关税政策让台方幻想的“保护费”梦彻底破灭,而这一切本质上并不是合理的保护费用,而是一种赤裸裸的“智商税”。台湾经济对于中国大陆的高度依赖,使得台湾在这场关税战争中完全无法反击。根据2024年的数据显示,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贸易顺差高达805.5亿美元,倘若没有这笔资金,台湾的外贸早已显示出严重的赤字。如此紧密的经济联系,让台湾当局在面对美国关税时,只能选择一种“磕头式外交”的策略——主动宣布扩大对美国的采购,甚至将武器采购清单作为与美国交易的筹码。然而,问题在于,台湾对美国的年贸易顺差为739亿美元,若想用采购来弥补这一差额,则需要购入296架波音飞机或者1480万吨牛肉,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目标。
美国专家警告特朗普,台湾问题关乎美国的生存,而这种言论无疑暴露了美国在战略布局上的焦虑。前美军顾问麦格雷戈曾表示,美军的导弹库存仅足以支撑八天的战争,一旦台海发生冲突,台湾根本等不及美军的支援。这种潜在的危险局势被揭示后,台湾高层顿时心神不宁,萧美琴急忙发声表示不愿意与大陆发生冲突,赖清德也不得不提出了“五项策略”来试图缓和两岸关系。然而,聪明的人都能看出,这无非是民进党当局的一种拖延策略。
让台湾高层真正感到恐慌的,是台湾民众对于战争的深深厌恶。根据民调显示,高达56%的民众不愿意上战场,而超过六成的人认为赖清德的两岸政策弊大于利。加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台湾问题交织在一起,终于撕开了美国在“印太战略”下的虚伪面纱。美国一方面希望利用关税来压制中国,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台湾来遏制中国,却未曾料想这两者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台湾的经济越是被美国压榨,就越加依赖大陆的市场。
这种恶性循环注定只会导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流失,而最终受害的将是台湾。正如岛内学者所言,这才是真正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发布于:天津市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